Skip to content

第二屆 - 獎項決審紀要

短篇小說獎決審紀要

莫非: 感謝主,名次選第一輪投票,最高分的三篇如下:

作品 分數

【老嫗與宣教士】

短篇小說.評095

28

【溺】
短篇小說.評033

23

【舅舅的故事】
短篇小說.評103

21

雖然已有這三篇分數呈現高下,但是文學創作絕對不只用分數就能評估,因此下面我們要進入一個神聖又很重要的過程,就是用文字來交流哪一篇文章是您心中的首獎,哪一篇是優勝獎。

 

因為我們的評審來自全球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審美觀會帶來不同的視野和標準。彼此交流可以幫助我們有不同的看見,同時,也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對這些作品的評估。因此,想麻煩您寫下:

1.     您推薦的首獎作品是哪一篇?為何?

2.     其他兩篇您的評語,為何某篇要歸回為佳作?

也很遺憾地告知,原本承諾要為短篇小說作決審評審的康來新教授,因病不克參與評審,因而由莫非老師頂替。但在決審開始前就已知曉更換,因此並未影響我們的評審流程。也禱告神能讓康教授早日康復!

決審評審(按姓氏筆劃順序):施瑋、莫非、 張鶴、齊宏偉、羅菁

(下面按送進次序排列)

羅菁推薦評語:

首獎:No 095 老嫗與宣教士

優勝獎:No 033 溺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

引言:

我習慣了批改學生的作品,都立刻給簡單評語,因為初遇的感覺很珍貴,而且一向記性不好,反覆修改時起碼有個紀錄,不會失去初心。這次我的心水(即深得我心)之作,沒能上榜,但我想藉此表達我的謝意,你們的作品真的感動了我,也開了我的眼界,我問了,可不可以也放上來,更感謝創文的開放態度,你們真的很棒!

 

以下按名次排列

《老嫗與宣教士》

將歷史與小說結合得相當自然。人物描寫尤為出色,作者藉甲申教案一段故事,以歷史人物董增德(D. Y. Procacci)宣教士神父,另加虛構阿婆一角,兩人互動,看得人賞心悅目。阿婆堅持搞局,遲遲不肯「決志」,真的古靈精怪,反而為本來爭議的華洋文化,以及宗教衝突,抹上了輕鬆的的氛圍,和喜劇色彩。作者有意避開歷史事件的主角蘇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年),想是史實真相未明,不如取史料較少的角色,發揮空間較大,以明「跨越文化宣教」之志,可說是聰明之舉。連名字都沒有的阿婆倒搶盡風頭,作者卻藉她道出種種文化衝突,細緻而有趣。全知觀點的敘事,較多集中在董增德,阿婆為何恨主角神父?為何突然轉為仗義行俠,挨揍也為神父搬請救兵?劇情都缺乏交代,到後來她歸化基督,福音核心如何超越文化差異,仍是個謎,是否暗示真誠相交,守望相助,才是宣教的鑰匙?沒說的比說的還多。

《溺》

故事與結構較弱,不過首尾意象呼應,人物設計也鮮明,主角是廢青,救他的是精英,主題關連到主耶穌以上帝之尊救贖罪人的訊息,輔以哥哥代弟弟頂罪的故事,點撥之意,已經呼之欲出。故事以朋友揭露文清的絕症,來減輕主角的罪咎感——由此可見廢青也具善良之心,而且沒有一直廢下去,作為高潮,不能說沒有故事。文字簡潔,多餘筆觸,並不多見。

《舅舅的故事》

寫自殺的倖全家人心理,以片斷的敘事方式,可謂形式即內容,配合恰當,結構不宜緊密。舅舅自殺原因,交代若有若無之間——舅舅中年回首昔日的務農的抉擇,不是為世所不容,而是為摰親之不容,此為有;舅舅突然沒有交代而去自殺,又鼓勵敘事者要選擇自己心之所好,此為無,作者以第三人敘事,重整片斷,其中節制的筆法,反映了舅舅的哈姆雷特情結,也使人想起《凡尼亞舅舅》的舅舅中年危機,留白之處,引人遐想,也見作者功力。由此反襯家人對自殺者生前的關懷缺缺,最值得人反思。寫兩個女兒的兩極反應也很真實,頗見她們的迥異的性格。惜「信仰的關聯」一項評審要求,失分較多。否則名次應當排得較高。

以下是沒入選的作品,頭三名是我的摯愛:

1.《白鷺》

這本是我的首選。年輕主角何賽因為與父親的價值觀衝突,以及安逸的生活而失重,遇溺被救,救人者卻犧牲了。故事有時代感,文字好,戲劇性強,主角不斷改變與成長,先是不知感恩,麻木不仁,轉而歉疚逃避,心情的描寫,層層拔絲,描寫甚至包括了身為警察的何父,由專抓基督徒到束手忍聽聖詩的改變,細緻又合情合理。雖然主角被動看著喪家辦著的葬禮,村民的反應,但何賽卻一直主導著劇情的發展,場面調度自然,結局何賽願意代替為他丟命的慕溪向楊母盡兒子的職份,看起來不真實,但伏線綿密,故仍可信可感。故事節奏明快,其中不乏幽默的描寫,鄉間風光的意象,隨手拈來,就經營出結構與意境。何賽最終穿上白袍,心情與白鷺(慕溪)齊上青天:一上天堂,一入人世,結尾如詩如畫。文字乾淨,場面描寫生動,叩我心弦,相信也動人肺腑,堪作小說範例。主題觸及年輕人的普遍思想,通過小說,或許可以讓年長的基督徒多了解下一代的世界。評審的第1與第5項的要求,我幾乎給了滿分。唯一缺憾是基督徒青年,救人義行,完美幾近不可信。幸而,作者讓他死了,這又是個聰明的敘事觀點,行!

2.《瑪麗的曠野》

初看,有點被全知與有限觀點的轉換所迷,但再看就看到了珍珠。私心喜歡著這個短篇,喜歡作者的選材,激越的感情,以及信仰的代價這個主題,甚至被嚇著了。一直很想了解回教與遊牧民族的神秘世界,小說中還加上了監視的維穩,三合一,所以就更喜歡了。本篇不論是個人經歷的改寫,還是代人寫的見證,交代女主角瑪麗的信仰歷程與下場,下筆拿捏精準,能夠觸及敏感題材,又不過(希望沒過)紅線,就令人不得不讚賞作者的勇氣與智慧。奶奶與別不同的炒蛋意象穿插前後,為瑪麗信耶穌暗鋪伏線,暗示奶奶既與漢俗不同,又不受回教輕視女性的價值觀所囿,薪傳於瑪麗,加上「神看見了」的以實瑪利一名,暗示瑪麗要回歸祖宗正信的呼喚,結構簡單有效,視野也宏大如曠野,所以配合激越與浪漫的文字,又是自然而舒服的搭配。尤其令我喜歡的是本篇沒有廉價的同情:女主遭受同族人的暴力對待,連牧師與肢體也拍惹禍而拒絕她進教堂,劇情發展,既真實又殘酷,因而深刻難忘。她的破相,更令人心如刀割,再狠一點,描寫一下她的外形,讓我們想像她高鼻鷹眼,暗嘆:「信仰不是廉價的」,原來世上還有人這麼信耶穌的!?所以我覺得是驚慄小說,基督教文壇稀有;也希望有的品種。結局瑪麗回歸曠野,好像又回到以實瑪利被棄的歷史,但是作者這位「上帝」還是仁慈的派給她一位靈程伴侶。多麼期待下集,看到以實瑪利2.0,瑪麗和邵言一定要成為基督在天山上的大族。噢!但千萬別理我這個慣看言情劇的二流觀眾!

3.《出手》

本篇在我心中,可與《老嫗與宣教士》同名次,因為營造城市味道,來自酷似張愛玲小說的文字風格,乾脆利落,劍及履及,意象飽滿,多姿多彩,光看文字已是一場盛宴。主題寫肉身與靈魂的對峙,寫母與女的衝突,婚姻的困境都有獨到的觀察,深刻的洞識,在今日公眾人物明星出軌風氣盛行的時代,容易引起共鳴,結局沒有交代梁辰(諧音: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性無能有沒有治好,但虎媽既已搬離,便已暗示賞心樂事「自」家院,交代了反而不好。本篇不是典型的基督教文學作品,觸及整容,出軌,性無能等等稀罕題材,卻又回歸正統信仰,筆法俐落,是為娥眉加少林之作。尤其篇中描寫無神論渣男教授居然打神牌來甩女主,諷刺人性黑暗,可謂深刻至極。缺憾是直昇機母親突然放棄操控,缺乏伏線。劇情鋒迴路轉,令人覺得置身在激流中,加上筆鋒銳利,增益智慧與感官,多於觸動心弦,也許是另一種宿命的遺憾。因為結局不由女主角決定,落入「車禍意外」來解決問題的套路,主體立意便難成立,應是更大的缺憾。

以下是我評的入圍之作,可惜沒足夠名額(嗚嗚……):

《天國的新衣》

女主明恩以半教外身分,看一位退休女傳道李姨面對死亡的淡定與平靜,因此也吸引了她來就耶穌。李姨向女主坦承自己一生忠心事奉,卻自知表裡不一,皆因虔誠的父親早年殉職而對上帝耿耿於懷,最後因悟出原因(不劇透)而釋然。女主是旁觀者,又受神僕的啟示,而聯繫到溫暖的信仰啟蒙者──奶奶。主題昭然已揭,卻全由當事人道出,感染力度不足,是由於結構的缺陷,主要角色定位不夠清楚,作者想寫明恩?還是李姨?兩人性格又不算出彩,神僕與基督徒的奶奶角色,刻畫未夠深入,主線也就模糊不清,影響了主題與結構。但壽衣設計的背景,加上女主的心理變化,寫出了另一道風景,也是可觀。

 

《那線、那網、那些情》

寫少女誤信渣男,而變為非法移民,身分認證的歷程。作者野心不小,藉女主角的有限視點,交代她對婚姻的醒覺,非法轉為合法移民的辛酸,母女相依的感情,以及尋索夢想與信仰終得實現的大團圓結局,在一個短篇之內,主題反而散亂收不回來,傳統的筆觸,使人想起瓊瑤。本篇出色之處在於寫出了移民之歌,酸甜苦辣雜陳,寫實味道當然是超越了瓊瑤。如果把這些有血有肉的題材分成幾個中或短篇,增加場面的描寫,人物應會增加立體感,主題與結構也自會隨之修補過來的。

 

《面試》

一開始就被你的知識吸引住,場面生動,多元文化的人物個個突出,看得出設計心思,對白也很搭配,讓人直是期待現場發生一些事,結果沒有,接下來,是女主以第一人稱回憶母親與弟弟的堅信,如何維繫家庭,以及與女主在信仰追求上的拉扯,但這些人物遠不如面試現場的吸引人。換言之,現場的人事──都有模有樣的啊,與劇情的推展沒有直接的關係,像市集上美麗的小攤子,你刻意經營得來的,讀者也看得開心,也開始關心的,都被你一一收去,別再看了,你告訴我們,看女主的家人吧!為什麼呢?是要讓讀者覺得有家人代禱的女主很厲害嗎,其他都敗下了?但這正是單一觀點的敘事點的限制──勿自吹自擂。所以,結局教授評審接納女主,不管答案有多麼精彩──外行讀者如我又看不出,讀者不買帳。觀賞心理沒建立好啊!根本沒參考值,進去面試的人答案是什麼?因此,主線也看不清楚,主題是:堅持到底的人(有時間),便會明白天父的愛?

齊宏偉推薦評語:

首獎:No 095 老嫗與宣教士

優勝獎:No 033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

《老嫗與宣教士》這篇作品是在下心目中的首獎,理由有三:

首先,這篇小說舉重若輕,非常巧妙地處理了福音與當地文化的關係問題。福音進入文化圈,到底像石頭扔進池塘?還是種子種進土壤?至少,文本中的宣教士董增德成了一粒種子,跟周圍文化哪怕處處碰撞,但仍有如此深入、美好的良性互動。極具思想深度的作者著實能「文以載道」。作者是因有了一份深邃洞見和發現,認為值得傾訴,才筆之成文,激情和洞見完美結合在一起,滲透在字裡行間。

 

其次,這篇小說用不長篇幅,竟塑造出一位活生生的溫州阿婆形象。她一點也不概念化,而是如此活靈活現,幽默風趣,人見人愛,但又夾雜著些許迷信自私和狹隘尖刻,實在是難得一見的文學形象。相比之下,宣教士董增德就乏味、枯淡了些。

 

最後,這篇小說也勝在細節。沒有細節就沒有小說。把故事融進歷史,把歷史揉進故事,最難的是如何把握細節,弄不好就捉襟見肘、弄巧成拙。但這篇小說既包含了生動豐富的細節,又編織到天衣無縫地步,就像最後三字「冷死啦」那樣餘音繞梁,令人拍案叫絕!

 

《溺》這篇作品在我心目中僅次於《老嫗與宣教士》,算是優勝之作。理由有四:首先是題目起得好,而且通篇圍繞「溺」處處渲染和暗示,看完了印象很深。甚至包括阿傑的怪病都與此有關。但這病又成為罪的象徵。如此安排,巧妙極了。其次,把福音內涵通過中年人的故事鑲嵌其中,絲毫不覺突兀,反而引發極強震撼。第三,故事佈局「觸底反彈」,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韻致。最後,篇幅雖短,但以小見大,深入淺出,頗有運斤成風和觸目成春之效。但在下認為此作寫阿傑轉化太過突兀,頗有草草收場之憾!

 

《舅舅的故事》這篇作品在我心目中只能算是普通佳作,好在剪裁巧妙,心理學功底深厚,甚至能駕輕就熟處理基督徒自殺能否得救這類敏感題材,在非常短的篇幅,閃展騰挪,打出一方天地。但敗筆在於作者「野心」太大,駕馭不熟,總給人無法圓潤駕馭筆下素材的感覺,讓人覺得寫得太廣,流於浮泛。然而,「野心」到「雄心」也許就在一念之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張鶴推薦評語:

首獎:No 095 老嫗與宣教士

優勝獎:No 033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

首選推薦《老嫗與宣教士》:

《老嫗與宣教士》是一篇頗為注重小說敘事技巧的作品,以小見大,在方寸空間建構一場關乎生死救援與靈魂拯救的大戲。

 

對於福音進入中國引發的信仰與文化之衝突,作者沒有正面刻畫,而是機智地側鋒入筆,將教難作為事件敘述的起點與背景,回述日常衝突,以細節豐富人物性格,讓看似尖酸刻薄的溫州老太在緊急關頭勇施援手,救宣教士性命于危難;在情節進展的後半部分,又反寫看似笨拙滑稽的西洋宣教士如何以謙恭誠篤與忍耐贏得老太信任,救其靈魂於險境(年至80而蒙恩受洗)。

全篇人物塑造豐盈精彩,細節點染靈動飽滿,令人物鮮活如在目前。對話幽默驚絕,結尾戛然而止,尤其最後一句,令讀者忍俊不禁之時,對人物的喜愛油然而生。

小說的不足之處有二:

一是標題相對于全篇的生動鮮活,略顯平淡無趣,欠精彩;

二是全篇的敘述語言略粗糙,為講述而講述,成語和概念化的用詞過多,抹煞了小說語言應有的獨特性與文字質感,作者欠缺對字句、用詞和文風的有意追求與錘煉,是為閱讀之遺憾。

 

優勝獎推薦《溺》:

在此次福音氣息濃厚的眾多小說中,《溺》是最動人的一篇。

 

全篇娓娓道來,講述少年人面對人生遭遇重大變故時的心理反應與情感變化。小說字裡行間閃動著友情與親情的溫潤光澤,時有令人感動的細節。對面視窗的大叔巧妙傳福音一段,作者寫得從容不迫,在故事套故事中隱藏自我犧牲之大愛深情與愛而受挫後的忍耐寬容。這一段寫得如此舒緩自然,沒有說教氣息,可見作者的敘述功力。

 

不在場的文清于夢境、于回憶、於追溯中多次出現,作者對其聰穎與憂鬱予以詩意的刻畫,筆觸非常符合這一人物的整體氣質。而朋友大黑與主人公阿傑再次見面,一場近乎「尬聊」的對話,亦讓大黑的樸實友善躍然紙上。

 

夏日之蟬反復出現,隱喻多義,對人物命運有暗示,且影響了情節進展和人物心理,構思精巧。

題目《溺》的內涵豐富,具象徵意味,既是事件陳述,也是人物生理與心理的實況,可見作者的用心。

 

小說的不足之處有二:

一是對文清母親的資訊提供過少,只由大黑轉述對方的「存在」與反應,從情節編織角度來說,缺少文理邏輯與情理邏輯的信服力——如果能讓文清在自述家境(或文清出殯現場)時交代一筆這位母親,即她「確實存在」,後面她對阿傑的回應才不至顯得突兀;

二是主人公阿傑的轉變略顯倉促。作者似乎過於急切,想為主人公設計一個因福音而改變的「正確」結局,結果破壞了前面勻速漸進的敘述節奏。也許,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更「合理」——合乎藝術變化的節奏,也合乎人性改變的節奏。

 

佳作獎推薦《舅舅的故事》:

《舅舅的故事》故事切入點的選擇很有勇氣,以小說來講述一個在神學上頗多爭議的論題——基督徒是否可以自殺,且試圖以三組人物對此問題的衝突與呼應予以回答。

在投稿作品中,這篇小說的「野心」最大,頗值得關注和慶賀。

 

但問題也在這裡。

 

作者的小說技法不夠圓熟,主觀意願過強,整體設計構思能力較弱,在6千字的篇幅中塞入太多角色,而多數角色都只起到功能作用,更趨於概念化的存在,缺少獨特鮮活的個性。比如,唯一一位開口說話的男性角色古長老刻板、教條沒有人情味(似乎很符合某類長老的形象,其後來的哭泣也嫌突兀,是角色功能要求的產物)。

 

兩個女兒——極度理性、好強的湘湘選擇自殺,看似動機清楚,但前因沒有任何交代;熱愛藝術的楚楚從放棄繪畫到重新撿起畫筆,轉變過於倉促。

 

做師母的二姨也在服抗抑鬱藥物——這段敘述是暗指母系家族有遺傳病史?還是他們幼年都經歷過傷害?……小說對此提供的資訊過少,讓這段敘述變成節外冗枝,對小說主線缺乏構建價值。

 

最可惜的是,重要如主人公的舅舅,竟然沒有強烈突出的存在感,其性格也是概念化的描述(「妻管嚴」?總是壓抑自己以滿足他人的期待?),其自殺的動機曖昧不明,以至於舅舅的故事變成了舅舅的家人與輔導小組成員的故事,模糊了敘事焦點。

 

也許,採取第一人稱敘述是這篇小說不夠明智的選擇,嚴重限制了敘述者觀察視野的廣度與心理探索的深度。

莫非推薦評語:

首獎:No 033 溺

優勝獎:No 095老嫗與宣教士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

《溺》和《老嫗與宣教士》兩篇皆為上乘之作,孰優孰次,在評分後又禱告了一下,不斷回溯兩件作品中的一些小說元素和呈現風貌。最後我把票投給了《溺》,原因如下。

 

《溺》

《溺》這篇小說故事性夠,一個朋友為救主角而溺斃,讓被救者的生命反而開始沉溺。故事中埋了幾處伏筆,比如說為何主角阿杰覺得對不起文清?文清溺水事件為何有兩個版本?阿杰為何跟著大家的謠傳說對啊,要是那時見死不救就好了。」還有「也只有阿杰知道,文清厭煩大人的規矩,常常說一套做一套。」這些都是伏筆,勾引著讀者往下讀,想要找答案。

 

至於後來阿杰送出的信裡面寫甚麼,河中發生了甚麼,都沒有交代,反而引人想要探究竟,會想要重讀來了解。

 

阿杰和中年大叔隔窗對話,是真正接觸信仰的開始,這是從地上轉到天上,從屬世轉到屬靈的角度轉移,很不容易掌握。一偏就顯得匠氣過重,說教意味過濃。但是作者處理得舉重若輕。因為住在那樣的房間,聽得到隔壁聚會唱的詩歌,一切都在故事中顯得順理成章,一點不牽強。這是作者細膩的鋪陳所致。

 

尤其那個父親和親生兒子與養子的故事,說得讓人猜不透結局。卻又巧妙帶出捨己救贖的深意。透過那個代替弟弟受過的哥哥,他了解了救贖者的心甘情願,也看到被救者有可能不能領情,會繼續在生命中漂泊。

 

整篇小說有情節、象徵,伏筆,場景,人物,也有內心掙扎和動機,還有文學語言,一樣不缺。死去的文清且是個西方文學中的Christ figure.  但是被救的人一點感覺不到被救的意義,反而開始迷失。這在恩典和救恩中是常出現的現象。真正溺水的一幕,留到最後才呈現,讓讀者終於了解真正發生了甚麼,一個世人眼中視為弱者的反而救了強者,這是高明的設計。

 

蟬鳴,從頭穿插到尾,也有著豐富象徵的意義。是阿杰心中良心不安的聲音、也是他和文清認識的提醒,更象徵蟬的生命雖短,但若能唱出生命之歌,就值。文清的生命雖然已有癌症,僅剩半年的生命,但是發揮了他生命的價值,救了阿杰,也就值了。

 

這是我心目中的首獎。

 

《老嫗與宣教士》

如果說文體中有故事(story)和小說(fiction)兩種,這篇讓我覺得比較偏向故事。從頭到尾沒有太多小說伏筆、象徵或情節設計感,作者就是說故事的能力很強,阿婆的形象呼之欲出。

 

信仰的傳遞從一開始的表面講道,一步步轉化到道成肉身,以僕人的姿態服事阿婆,才感動了阿婆。整體信仰穿插在生活中,闡釋信仰淋漓盡致。語言極為流暢,有五四小說的味道。讀來幾乎讓人忘了內含哪些小說元素,只想讀故事,也得到好故事的滿足感。

 

難得的是雖然在說大時代中的一個小故事,卻也捕捉了歷史的一個切片呈現。鼓勵作者可以多寫這方面的題材。

 

《舅舅的故事》

這篇乍讀感覺像一篇見證,真實感太強。再讀,才讀出作者埋入故事的巧思。比如說一開始提到舅舅在臉書上的貼文,是寫:好天氣,清園、翻耕、下肥、整地。這些全是和培育生命有關的事,結果卻把自己掛在樹上自殺了! 這是一個大對比。

 

這篇小說是處理自殺問題,針對我們的聖經教導和實際生活中真有活生生的親人自殺時,要如何面對,來回探索。作者並未刻意堅持一個立場,只用不同人物(自殺遺族)的反應,呈現出會有的不同影響和想法。

 

語言中有著哀傷,場景描寫映襯著故事,很感人,真實感超越虛構。

 

然而,這篇小說若從小說觀點來看,欠缺推動情節的張力,也缺少可以提升的結尾。導演胡金銓曾說寫劇本要「情節合情合理,結局在意料之外」,這篇即缺少「意料之外的結尾」,沒有戲劇感的小說總覺稍微有些不足,因此推薦為佳作。

施瑋推薦評語:

首獎: No 095老嫗與宣教士

優勝獎:No 103  舅舅的故事

佳作: No 033

2022年創世紀文學獎終評意見:

注:我的評審打分和意見是參考組委會給予的評審標準,以此比重來考慮的。

1、信仰相關性(20%)

2、人物形象描述(20%)

3、結構和情節(20%)

4、敘述語言與表達(20%)

5、思想立意(10%)

6、總體藝術表現力(10%)

 

首獎推薦:《老嫗與宣教士》

在信仰的相關性上,《老嫗與宣教士》幾乎可以得滿分。這篇六千字的短篇小說以中國歷史中真實的甲申教案為背景,通過描述一個洋人天主教宣教士與中國老婦人的故事,來呈現出:傳教士當時的處境;基督信仰進入中國普通百姓時文化障礙;以及地方官員在教難事件中的態度的角色。對於梳理歷史,反思和剖析跨文化宣教中的張力都提供了生動的案例。

 

在人物形象的描述方面,小說中的兩個人物描述得都能立得住,內在情緒邏輯、思想邏輯,與外在情節發展和人物命運都相對合理。人物內在與外在的邏輯合理性是小說創作非常重要的部分,這也就是常說的人物具有脫離作者意志和操控的自我發展趨向。即便是非常巨大的思想轉變與驚人的戲劇化情節,小說家都要細緻地處理邏輯合理性。小說中的阿婆尤其刻畫生動,幾乎呼之欲出。但人物的內在張力不夠,人性挖掘不夠深入。

 

這篇小說在結構和情節處理上中規中矩,是比較傳統的敘事寫法,缺乏現代小說的藝術性。其敘述語言與表達上同樣如此,既可以說是相對其他作品來說更為成熟,故而我推薦為首獎,但同時這種結構和敘述用在中篇長篇上相對更合適,用在短篇小說上,就略顯平庸,缺乏現代短篇小說的寓言性、詩性、哲理性。這是作者在今後的短篇小說創作中可以加強的。

 

從思想立意和總體藝術表現力方面可以打七分。不知道董增德與阿婆的故事是否有歷史史料的原型?如果完全是虛構,此小說的價值相對就弱了。因為,一來董增德是一個歷史人物,而這個人物在小說中用的是真實名字;二來阿婆不是一部中長篇中的一個小人物,而是這部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如果事件和阿婆這個人物完全是虛構的,並且沒有歷史原型,那麼這裡呈現出來的其實是當代人的想像,意義相對弱了許多。如果有歷史事件原型,建議加注。如果完全出於虛構,這篇小說又用了樸素的歷史敘事手法,缺乏短篇小說的藝術性,也許首獎就要讓位于《舅舅的故事》了。另外一個意見就是這篇小說的名字需要重新考慮,目前缺乏藝術性和吸引力。

 

優勝獎推薦《舅舅的故事》

這篇小說的信仰相關性非常強,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將其信仰性融於家常的生活和人生命運中。作為基督教信仰小說,此篇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嘗試。敢於用文學來觸碰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有關抑鬱、自殺等神學倫理學的思考。並且使用了文學中強調人性與情感、偶然性與未知性,來突破過於理性的、構架性、命題式的神學中的悖論議題。讓信仰回到生命的真實狀態,同時呈現出「隱密的屬於耶和華」這樣一種信仰文學的審美,這種文學審美恰好也與當代短篇小說的寓言性、哲思性的藝術傾向相合。因此我認為這篇小說的嘗試,是非常具有當代基督教文學實踐和創新價值的,也是值得提倡的未來的方向。

 

小說的人物形象描述非常生動,並且娓娓道來不著痕跡,並且字句之間沒有低俗的煽情卻處處含有溫情,並能夠吸引讀者產生共情,這是小說的魅力所在。小說在結構和情節上看似散,許多人物和場景是沒有前後交代的片斷,但這是因為小說的名字局限了讀者的思維。這篇小說的真正主人公不是舅舅,而是「我」。作者寫的是「我」,小說中的舅舅、湘湘、夢夢等所有的人,以及他們對於自殺的實施和各種反應,都投射在「我」的心裡,如果從「我」這個角度看,小說就寫得十分完整,是寫「我」對於「自殺」的認知和感受,以及其成長變化。不得不感歎這篇六千字的短篇小說寫得很巧妙,可惜名字起得有點拙劣,對讀者產生了誤導。這也是作者創作不夠成熟的地方,有可能小說最後的呈現不是作者預先安排好的,屬於「天成」。這類情況其實在成熟作家中也常常發生,對作品的解讀有時是超越作家認知的,能夠形成這種狀況的基礎就是真實、細微地呈現生活與情感的原貌。我在此小說中感到作者寫的是他熟悉的情感與生活,或者是他進入了他的小說世界。作者的敘述語言和結構的細微處理上還不夠成熟完美,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但這篇短篇小說更具現代小說的特性。

 

在思想立意和總體藝術表現力方面也可以更為提高,提高的方式就是「功夫在詩外」,如果要走出這條新路徑,需要對所要表述的信仰倫理問題有更深入更多方位的思考。從起初的直覺性寫作,漸漸成長為「冰山一角」式的寫作,讓文學作品建基於更為深厚的思想基礎之上。

 

我個人認為《老嫗與宣教士》和《舅舅的故事》總分是並列的,前者更為成熟,但傳統;後都略顯稚嫩,但創新,是未來的方向。猶豫再三,最後選擇前者,是基於其故事具有真實歷史事件原型,也就是加上了史料梳理的學術分數。

 

佳作獎推薦《溺》

這篇小說文筆很好,人物也生動,小說的藝術性也是基督教小說中比較高的。但我認為此小說有幾個致使弱點,使我最終將它歸入佳作獎。

 

小說的主體事件本身並不具有必然的信仰相關性,之後在臺北聽讚美詩、遇到中年大叔等事顯得很突兀,因為沒有寫出合乎邏輯的內在情感和思想的發展線,小說也沒有呈現出人物的張力驅動。

 

小說表面的文學性和藝術性確實掩飾了底層邏輯的斷裂,容易讓讀者感到是篇不錯的作品,但我個人認為,人物思想與情感發展的邏輯合理性是小說的「命根子」。這種斷裂如果不進行修補和重整,作為基督教文學容易出現表皮與內在脫離,出現「加個光明尾巴」、「穿件信仰外衣」等現象。作為世俗文學,這類作品寫得再好,也仍在習作範圍內,難以成為優秀的文學作品。

羅菁回應補充:

以下不是要作結論,只因為我又誤會了要作第二次交流,於是又寫了一些,也就不浪費,交了上來。我沒有改變我的名次。先改一下手民之誤:

 

「阿婆為何恨主角神父?為何突然轉為仗義行俠,挨揍也為神父搬請救兵?」,應作「阿婆為何由恨主角神父,突然轉為仗義行俠,挨揍也為神父搬請救兵?」

 

比較《老嫗與宣教士》與《溺》:

初審時就考慮過讓《出手》排名在《老嫗與宣教士》之先,但後來《老嫗與宣教士》得票最多,便置而不論,到第決審時《出手》出了局,《溺》入了圍,我不得不將這兩篇並列考慮。

 

《老嫗與宣教士》與《溺》兩篇,都以救贖為主題。首先我同意張老師所說:「全篇(《老嫗與宣教士》)的敘述語言略粗糙,為講述而講述,成語和概念化的用詞過多」。

 

為什麼呢?我以為它加上了歷史背景,故情有可原。語言的抉擇,古今調度,較所有入選作品都要複雜,作者的功夫也見出於對白設計,生猛幽默,又有生活氣息,表達人物的性格,極具感染力,或許,補了敘事語言的「缺憾」。我不敢肯定是不是「缺憾」,因為作者是否刻意保留十九世紀的語言特色?於是,本篇有了兩套語言,是有點不搭檔,但那就是另一個題目的討論了,目前起碼沒有全部語言都斃掉。何況作者前期資料搜集,還是用了苦功,畢竟要技多一籌。

 

關於主題與人物的關係,《溺》的福音置入位置充滿了偶然性,雖然我也考慮過莫非老師評說的男主與中年大叔角色的對比性,一是受益者未必領情,另一是救贖者的心甘情願,來達到點撥少年阿杰的藝術效果。

 

但是,始終,這不是由主角推展出來的劇情,就不如《老嫗與宣教士》的人物生動,彼此互動,一起推展劇情,類近神人互動的模式,那也是類近舊約與希臘悲劇的敘事模式,不可視之為陳舊。正因為如此,小說主人才可以改變或成長。《老嫗與宣教士》的兩個角色都有改變,此便是成功之處。《溺》的主角雖然也有所改變,但後來也不見大叔的角色,彷彿他是個過場人物,作者安排男主的人生路上,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時空出場點撥他,設計便有點像《天路歷程》,於是,小說的模式又變得舊起來。小說的成功關鍵在於人物,因此,《老嫗與宣教士》這方面又稍勝一籌。

 

至於結局,兩者的人物發展都有草草收場之憾,老嫗的突兀改變還可決諸長時間的因素,以及隱晦的敘事觀點,以作掩飾。《溺》如張老師所言「阿傑的轉變略顯倉促」,因為沒有以上兩項的優勢,便與它之前的敘事節奏脫了節。因此,《老嫗與宣教士》又微勝。

 

說到故事,《溺》又給《老嫗與宣教士》比下去,前者求淡,後者求濃,這當然與取材的時空背景有關,又是風格的差異。例如後者兩個人物都在不斷推展救人行動──身體與靈魂救贖,互相交拼,火花四濺,動態情節,自不同於「溺青」心理意識活動的靜態呈現,當然,我們不能說James Joyce的意識流小說就一定輸給情節跌宕的金庸小說(我就十分喜歡前者),但是評審就是有「結構和情節」的要求,還佔了20%,身為評審,只是法官斷案,也就只能服膺於法律了。因此,這部分,我也不得已把很James Joyce,很契訶夫式的《舅舅的故事》拉下,就是因為賽制所限。我本來列為首二名的《白鷺》、《瑪麗的曠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主角推動情節,沒有偶然情節,乾淨!結構較目前這三篇都要嚴謹。

 

另外,關於題目的藝術性,無可否認,《溺》的象徵意味,反映了作者加了工,花了心思的設計,象徵了阿杰被救之後的感覺,生命一溺沒斃就一直溺一去。不過,老嫗代表了守舊的上一代,無法接受新的外來文化,早期宣教史上,宣教士常被認為是文化的改造者,甚至被誤會成侵略者,於是,老嫗與宣教士是兩個統稱名詞,統攝以上複雜的喻意,甚至超越地域的限制,成了文化的符號,因而製造了對比的張力,未必沒有藝術的考量。所以,兩個題目,我覺得起碼可以打個平手。另外,現代漢語少單音節的合成詞如褲子、桌子,而不是褲、桌,理由很簡單,如果光讀不看字,一開始就自製歧義:是膩?匿?逆?暱?昵?還好不是「東」字。《溺》音節考量,又稍遜一籌。雖然這不是絕對性的,但寫作人要小心無意識製造這些不必要的歧義。

 

因此,我還是讓《老嫗與宣教士》勝出。

經過討論、交流,最後123名投票結果:

 

首獎:No 095 老嫗與宣教士

優勝獎:No 033

佳作:No 103 舅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