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第二屆 - 獎項決審紀要

散文獎決審紀要

莫非: 感謝主,名次選第一輪投票,最高分的三篇如下:

作品 分數
【等待的「無意義」】
散文.評031

25

【世界是雙尖頭鞋】
散文.評079

24

【凝眸】
散文.評039

17

雖然已有這三篇分數呈現高下,但是文學創作絕對不只用分數就能評估,因此下面我們要進入一個神聖又很重要的過程,就是用文字來交流哪一篇文章是您心中的首獎,哪一篇是優勝獎。

 

因為我們的評審來自全球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審美觀會帶來不同的視野和標準。彼此交流可以幫助我們有不同的看見,同時,也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對這些作品的評估。因此,想麻煩您寫下:

1.     您推薦的首獎作品是哪一篇?為何?

2.     其他兩篇您的評語,為何某篇要歸回為佳作?

決審評審(按姓氏筆劃順序):孫維民、莫非、張曉風、榮光啟、錢立言

(下面按送進次序排列)

錢立言推薦評語:

首獎:No 031 等待的「無意義」

優勝獎:No 079 世界是雙尖頭鞋

佳作獎:No 039 凝眸 

一、推薦《等待的「無意義」》為散文首獎

福音文學比較普通意義上的文學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緊緊抓住人們的心靈,緊緊抓住時代的脈搏,彰顯耶穌基督十字架救恩所成就的、人被拯救的生命,特別是屬靈的生命與人老舊、敗壞的肉身生命的不同。從而在比較中讓讀者、特別是不信的讀者看到希望、看到人生的意義、透過世事的煩擾和困惑,甚而墮落、絕望的現實,看到真理,看到十字架救恩,看到永生的道路。

《等待的「無意義」》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總結如下:

1. 時代特點鮮明;敘述精到,形象描述鮮活深刻,心理活動刻畫準確入微

在疫情肆虐造成的社會的封鎖、封閉下,人的活動被迫受到種種限制。作者敏感地把握住了在這一特定的、種種被迫等待」的至暗時刻,例如排隊等外賣——「大片的口罩裸露著無處安放的雙眼。當表情被遮住一半,身體語言在密閉的空間裡被無形放大,低頭滑手機的迅速,左右腳的支撐站立不停交叉,口中刺耳不耐煩的『嘖嘖』聲。」……通過默默無言的形體動作,作者將人的感知、心靈被禁錮被壓抑,從而生發出麻木、無助、絕望、憤懣鮮明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當人與人之間的外部交流被迫切斷,內心對孤獨的反抗將之轉向虛擬世界,轉至同室的親近之人,各自為營,同室操戈」;「的確,最恐懼的是無意義、被流放,如同加繆在《鼠疫》描述鼠疫城中人們不可所知的生活狀態——「對現時喪失耐心,又敵視過去,放棄未來,活似受人世間法律或仇恨的制裁,過著鐵窗生活的人」。

此類精彩的心理描寫似隨手拈來,表現出作者精到的不著痕跡的寫作技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能引起同受疫情摧殘的讀者強烈的共鳴。

2. 人物心理與人生哲理、進而演進到福音真理的推進式展開十分精彩

作者寫道:疫情中的「等待」最初甚至令人「嚮往」,「我以為它可以是一種重整」、「休息」、「寧靜」的理想狀態,然而「時間越流逝,越無起伏,越多盼望被消耗,越多失望累積,越無法忍耐等待」;進而「等待成了對抗無力感——什麼都做不了、做什麼都不知定期的無力感。」這才是「等待的無意義」產生的現實,是希望與絕望的悖論,也是人的理性、哲學無法超越的悖論。

面對這無法超越的困頓,作者將聖經中的詩篇呈現在讀者面前:神的話語如同靈裡的一束光,來自神的大愛,照亮作者、讀者的心靈和通篇文字——「從某種程度來看,有正才有反,有徹底的死,才有真正的生。是否就是要在等待中陷入完全的無助,完全的死去,才能真正憑信心,而非『以為』呢?如果不將自己壞透的心完完全全敞露,看到其中一絲意義都沒有,一點好的光景都生不出來,又怎能真正認識和轉向那知道所有的、掌控一切的神?」這段獨特的心靈自白將十字架救贖的真理闡述得非常具體而明瞭:唯有認識神、用生命經歷過神的人,才能在無望、無奈、無意義的「等待」中,看到神的視角,看到神賦予「等待」的屬靈意義——「在每日的生活中一點一點汲取恩典,在恐懼和焦慮侵入的瞬間,轉身向神禱告,有時候,一句話就夠」;「原來,當我真正靜下來聆聽時,內心深處回響的聲音是,即使什麼都不做,癱倒的等待,荒漠中的無助,我依然是被愛的。就在這裡,在這一時刻,神的面就在眼前。」

3. 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可圈可點,有力地強化了主題,

作者捕捉到了很多典型的形體、心理細節,以強化「等待」的無意義:「眼前的噪雜,迫近口罩的勒緊,要將我壓縮成一個很小很小的點,直等到小到無極限後,再瞬間爆發宇宙」;「人們在螢幕的光亮與內室的黑暗之間來回穿梭,在內心的傷痕與鍵盤的尖叫中撕扯恨意,在渴望被愛的自我與無力給予的他人中博弈消耗。等待的碎片被隨時隨地的資訊碎片充斥著,叫囂著,爭奪著,將心碰撞著散亂,又懸浮著無法降落。」;這些心理描寫,真切生動入微,十分精彩,使人感同身受,有力地支撐、強化了主題。

 

4. 結尾乾淨、有力,總結到位

結尾一段,作者一反先前的細膩、敏感,只用了兩句話,就結束了所有原先的感受與掙扎。無望的痛苦,哲理的束縛,都在神面前煙消雲散,這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的見證,顯示出作者簡潔有力、毋庸置疑、更無須贅言的信心。

二、推薦《世界是雙尖頭鞋》為散文優勝獎

與上一篇不同,《世界是雙尖頭鞋》選題獨到,另闢蹊徑,是福音文學的另一種特色。

 

見微而知著。女人對於鞋的情有獨鍾,絕非異性所能理解。就憑女人腳上的一雙鞋,作者概括了世界時尚潮流演進的歷史,從而自然生動地推導出福音真理,令人感佩。

 

1. 剖析世象,形象深刻、玲瓏剔透的巧思

作者以穿鞋的時尚為切入點,以獨特的體驗、獨特的思路、獨特的屬靈思考,將抽象的真理寓於形象的生活——在穿鞋的人與鞋的關係中,舉凡幾個關於鞋的歷史、文化的截面,對時尚的演進,對世象人生的局限與謬誤的臧否,信手拈來,靈動詼諧,栩栩如生——諸如露腳背鞋、魚嘴鞋、灰姑娘的水晶鞋……「這個世界總是在生產「水晶鞋」」,以『水晶鞋』借喻時尚標準,指出時尚標準總是由有權有勢者制定的:或是孟菲斯的法老、路易十四或是童話中英俊瀟灑的王子,於是「尖頭鞋法則定義的成功」倍受推崇。更具諷刺意義的是,這個標準苛刻到「只屬於一個人卻人人都想穿進去的鞋」,而熱衷於套入這個標準從而證明自己「成功」、「幸福」的女人卻綿綿不絕,而且手段極其血腥——灰姑娘的姐姐不惜削足適履,一代又一代的女人也不惜自殘:「王子肯定了只有穿進這雙鞋的人才是他要找的女人,將成為他的妻子,削掉腳後跟你就是王妃!削腳跟其實就是最早的整容了,跟今天墊鼻,磨腮,抽脂肪,開眼角,卸兩根肋骨屬於同類行為。」;「姐姐們也不見得喜歡那雙鞋,但是那雙鞋是審美標準,是通往終極幸福的工具。」

 

因著「水晶鞋」的借喻,作者推出了社會時尚文化的悖論:「這世界只提供一個成功和幸福的模具。於是婚姻背叛了它的創造者,錢背叛了它的創造者,知識背叛了它的創造者。它們都像灰姑娘的水晶鞋一樣,不再是一雙普通的鞋,而是一個標準:只有……才能……」

2. 對福音真理的論述精到、簡潔,耐人尋味

說到傳福音,不少人陷入長篇大論的闡述,對聖經連篇累牘的引用和解釋,唯恐誤導讀者,特別是非基督徒朋友們。殊不知不信的人,尤其是本想在文學作品中享受閱讀審美的人,最怕的就是枯燥的神學敘事,找個藉口便逃之夭夭。作者非常巧妙的避開了這個套路,她先借社會時尚的話題,形象生動的引用史實和童話故事,引起讀者、特別是女讀者的共鳴,再深入揭示了世俗關於「成功」、「幸福」的標準之錯謬,用邏輯的推演抓住讀者的思路,導入福音的詮釋:「選擇一雙能走路的鞋。因為走路才使鞋有意義。」;「鞋是工具,人常迷失在工具裡。比如手機是工具,車是工具,語言是工具。人有時候是為了工具而活,而忘記『走路』。工具就是——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去……我可不想停留在‘如何如何上’,終其一生沒有『去』……」;「問題是什麼是路?一個人的命定,終極的價值?終極的目標?是上帝預備的路,還是自己的路?一旦找到路,是歡欣樂意地走,還是不情願地走,路上有愛有盼望嗎?路上能幫助別人掙脫惡姐姐削腳跟的命運嗎?能幫助更多人拋棄這個世界生產的『水晶鞋』嗎?」多麼形象,多麼生動——是走自己的路,還是上帝的路?怎樣才能脫離世俗的捆綁?怎樣才能在這荒謬的世象中找到真愛,找到希望?相信當今每個地球公民都思考過這個問題。作者巧妙地指出了救贖的所在,而沒有耳提面命地告訴讀者:看哪,路在這裡!別的路都走不通!須知那些「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太13:15)的末世百姓,抗拒聖經真理已經成了一種思維定勢,你跟他傳福音講真道,他避之憂恐不及;而作者的講時尚,講故事,反而倒是與當年主耶穌喜歡講寓言講比喻異曲同工。

 

3. 語言流暢靈動、精到慧黠、特色鮮明

作者配合主題,意向鮮明的佳句迭出。例如:

「小時候我看到惡姐姐剁腳趾削腳跟的時候就異常解恨,我以為自己是灰姑娘」——估計這是大多數人讀童話時的共同感受,如常言道「真理總是在多數人手中」,循著作者的思路將自己代入灰姑娘的角色可謂理直氣壯,誰知此時作者筆鋒一轉:「可是現在我開始同情她們,隨著歲月變遷,我才知道我是姐姐。」——一個邏輯判斷的坑,給讀者挖的坑,掉進去了還得自嘲著稱讚作者的高明——原來我們都是「姐姐」,都是被束縛於世俗不可自拔的奴隸!作者的靈動、慧黠令人忍俊不禁。

還有的是暗含譏諷,明褒暗貶:「穿魚嘴鞋的女人把前兩個腳趾頭放出來的後果一定是血的代價。有沒有人穿魚嘴鞋特別舒服的,也許有,那我只能說,她是灰姑娘,我是惡姐姐。」 灰姑娘在童話中是美麗善良的化身,說穿魚嘴鞋的女人是「灰姑娘」貌似褒揚,實際上暗諷其屈從於傷害自己身體的時尚惡俗;而「惡姐姐」是灰姑娘的對立面,也就是時尚惡俗的批判者,反而是褒獎。

還有結尾也非常別致巧妙:一句「美女鞋試好了嗎?」表面說的是選鞋,實際講的是選擇哪一類時尚哪一種文化,更深層次地指代選擇哪一種世界觀:是選擇聖經真理還是隨從世俗,不由得令人想起主耶穌的話:「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14)

三、推薦《凝眸》為佳作獎

《凝眸》的選題是直擊人們心靈的社會話題焦點——出軌、挽救婚姻、面對死亡。作者從一個基督徒的角度,以親身經歷見證了神的話語和基督徒屬靈生命的一層層階梯,一步步成長;生動、真實、感人至深。

 

1. 敘述生動自然,溫婉流暢

作為一位女性作者,本文敘述生動、娓娓道來。雖然講的是個人經歷的婚姻的傷害、情感的衝擊、生死的考驗,在跌宕起伏的敘事中,卻沒有情緒宣洩的劍拔弩張,如一條流暢的清溪,平順溫柔,體現女性的細膩溫婉,更活出了內駐的聖靈及所結的果子:仁愛、恩慈、和平、忍耐、溫柔、節制……

 

2. 形象描述、細節的把握獨到,對於揭示主人公心理活動,生動又深刻

篇幅所限,在此僅舉一例——

「嘈雜的電視聲就像是背景音樂,我悄悄地躲進房裡,對著落地的穿衣鏡,開始了這場帶著些許無聊又快意的遊戲。左手拿著另一面小鏡,反手照著頭的後方,小心奕奕地尋覓著萬黑叢中點點白的髮絲,有些強迫症似的,非把它揪出來不可的決心,讓我銳利的目光,不放過任何一點可能。或長或短,只要被抓住,右手拿著小剪子,順著髮絲到根部,喀擦的聲響總會讓人有種除惡務盡的快感,也像是順手剪去了婚姻中漸漸佈滿的蒼白。接著再慎重的將根根銀白色的細絲,黏沾在先生懸掛已久的西裝褲上,帶著些許落寞與愴然,以此銘記與他走進婚姻圍城中所流逝的青春美好。」通過這一連串的動作及牽連出的內心活動,將作者落寞、孤寂、被冷落並對婚姻生活中重重的遺憾層層推出,扣人心弦。

 

3. 面對生命中丈夫病逝前的坦誠、認罪造成的重大心理衝擊波,靠著主的話語,一步步、一層層地踏上「自省–饒恕—超越」這個深刻的、艱難的、個體經歷的屬靈生命階梯,真切感人

通過陪伴丈夫,夫妻共同經歷癌症和死亡,面對著同為基督徒的丈夫,向妻子、家人、親屬坦誠認罪,承認曾經的「出軌」,從而卸下心理重負,完成了自己的「自我救贖」,最後安然歸回天家。但作為未亡人,斯人已逝,自己才得以從被背叛、被傷害的痛苦中開始自省,從「悲傷、想念、委屈、甚至憤怒…五味雜陳難以言說的滋味」中,認識到「兩人關係的潛在疏離、自己的輕忽大意」、「姑息與無視」,才使得「潛藏在人性中的罪」找到了溫床;從自省中摸索到了饒恕的「關鍵按鈕」,又在饒恕的過程再次經歷一步步心靈的療愈與復蘇,面對傷口被再次撕裂流血的痛苦:「夫妻在信仰中合一前行的美夢破滅」;「顏面自尊被深深踐踏後的尷尬、難堪」;單純的信任被徹底破壞之後的惱人與氣憤」;「真情誓言褪色之後的不勝唏噓」;「青春熱情也隨之消逝的感慨與自傷」……最後,是神的話語解開了所有的心結,治癒了全部的傷痛:「『饒恕與愛仇敵』,面對生命中的受傷與虧損,這乍看不合人性的道理,卻昰一嚐天國恩典與生命徹底自由的秘密妙方。」;「饒恕不是人的自然反應和感覺,它是讓你對傷害鬆開手的決定。試著從相對觀看轉向超越的絕對視野—-從創造生命和宇宙的那一位的角度來看,饒恕便有可能了。這會是把它轉化成擁有生命中美麗花園的養分,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努力……饒恕對方並進而願意善待對方,會讓你看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一段不一樣的人生風景﹗」——此番生命的領悟過程,從「自省—饒恕—人性超越」的過程,也是作者流著淚,一步步泣血引領讀者走向神屬天真理的過程,也是全文最深刻最寶貴最有意義的部分。

孫維民推薦評語:

首獎  等待的「無意義」

佳作  世界是雙尖頭鞋

同意《等待的「無意義」》獲首獎;不同意《世界是雙尖頭鞋》獲優勝獎。

 

《等待的「無意義」》

此文提出的問題是:一切似乎停頓,只剩等待,神似乎也不回應我們的禱告時,應如何自處?這是「靈魂的黑夜」,是信徒有時遇到的困境。作者夾議夾敘,從聖經和路易斯的書中找尋解答,也在現實裡領悟真相,勇於思考,甚至從信仰觀點,收編了卡謬和貝克特。

 

《世界是雙尖頭鞋》

有巧思,但未能妥善經營。文字頗不自然,段落連接生硬。

張曉風推薦評語:

首獎:世界是雙尖頭鞋

優勝獎:等待的「無意義」

佳作:凝眸

(1) 《世界是雙尖頭鞋》

基督教文學,我將之粗分為兩類(也可以分成2.5類)。

第一類是佈道類,假定的閱讀對象是「非信徒」。

第二類是培靈類,假定的閱讀對象是「信徒」。

當然,這兩類也不一定涇渭分明,彼此之間大可以「跨行提款」──也就是說,有讀者可能看了培靈類的文章信了主,也有老基督徒看了佈道類的文章得到重生。

至於另外半類是什麼呢?很難命名,它不屬於文學創作(卻也要有創意),它是「文學的批評、分析和詮釋」。目前最後這半類幾乎不存在,至少在中文基督教寫作圈內,但它其實很重要。

這二、三類之中,我認為佈道類最重要,畢竟以人口比例來說,「非信徒」比信徒至少多五倍,他們的需要比較大。

我之推重〈世界是雙尖頭鞋〉,因為它很適合給非信徒看,它有流利的中文,且善用比喻(如耶穌所為),對著荒謬而又強大難以抗拒的俗世潮流,作者有其刺刺痛痛的幽默感,也有黯黯悄悄的自嘲。

看得出來,作者是個廣泛閱讀且能將之一一巧妙綰合起來,並產生新意的人。有本事把傳統的「灰姑娘故事」作另類思惟和引伸,令人一讀難忘。

 

(2) 《等待的「無意義」》

「等待」是「普通世人」的尋常經驗,「有錢有勢的人」則每每有特權得到「快速服務」。如果你相信「時間等於金錢」、「時間等於生命」,那麼,沒錢沒勢的人便不斷「被消耗掉了金錢和生命」!當候機室裡,頭等艙的客人已經坐上寬大座椅,享受一杯敬上的雞尾酒之際,我們常人還排在隊伍末端半步半步蹭著……

這篇文章把疫情和生活瑣事結合在一起,令人頗有感觸。而這種時候,「家事」,──例如「去買食物給全家人吃」──往往又落在「沒錢沒勢」家庭中「最小咖(小角色)之人」的身上。人生中有些苦是說不出口的,說了也沒人聽,聽了也沒人理,就算有人理,他也幫不上忙。

這時候,能跟「弱中之弱、微中之微」的我互相有感的,就只剩上帝了。如何能從天地之主得到一把被托住的外援,是人活著最重要的訣竅。

我把這篇當作「培靈類」。

 

(3) 《凝眸》

是見證式的書寫,但,就算是事實,也未必能服人。後半段此文主角用嘴巴跟學生講,我倒希望能看到她有些實際的動作(借用戲劇用語action),例如把亡夫的衣服和遺物清理後一一捐贈,過程中或許會發現一枚印在白襯衫上的口紅印,這時不是撕爛它,而是仔細搓洗、漂白加熨平,並捐給窮人。或去認養一小孩(帶回家養或出錢支持遠方貧童),或把他的書房打掉,重新裝修,便宜租給一個有為的年輕人,有一堆「可做的事」,是比較實際的療癒。

榮光啟推薦評語:

首獎    No 031  等待的「無意義」

優勝獎  No 079  世界是雙尖頭鞋

佳作獎  No 039  凝眸 

1)我推薦的首獎作品:《等待的「無意義」》:

     a. 這個文章我在初選的時候就排名很高,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散文;

     b. 基督徒的散文,也應該能在公共領域引起讀者的共鳴;

     c. 這個散文很好地闡述了即使是在無聊的等待的時刻,也是有意義的。當一個人認識神,這些無意義的無聊時光,也會充滿意義;

     d. 我覺得這樣的散文既有文學性,也充滿靈性;

     e. 並且,這個文中,整體上,對於普通讀者,是有哲學性的;

2) 我推薦的優勝獎:《世界是雙尖舞鞋》;

     a. 我在初選的時候最喜歡這個文章,因為它竭力避免基督教的語彙,在世俗場景的描述中傳遞不同的價值觀,;

     b. 基督徒的散文,也應該能在公共領域引起讀者的共鳴,;

     c. 這樣的散文既有文學性,也充滿靈性,這個文章最值得稱道的是其中的趣味性;

3)《凝眸》;

     a. 這個散文我在最初讀的時候,非常感動,因為文中與我同樣的知識份子身份與處境,因為其中的真實與深情;

     b. 作為優秀的基督徒的散文,我覺得作者還可以在文學性上更有進深;

莫非推薦評語:

首獎    No 031  等待的「無意義」

優勝獎  No 079  世界是雙尖頭鞋

佳作獎  No 039  凝眸 

對帶有信仰價值觀的文學作品,最希望讀到的是「雙贏」,就是無論基督徒或非基督徒,讀了之後,都能得到生命啟發和文學美感的滿足。所有的永恆、憐憫或救贖等宏大議題,全化為文章的骨血自然流轉,成為文章有機的一部分。而非為說教而說教,處理不好就成為拼貼。

 

換句話說,真正成熟的作者無須事先鎖定讀者群是信徒還是非信徒,只要文學性夠,信仰思考夠深刻,兩邊人讀了都會拍案叫好,認為這是一篇好文章!

 

然而因為讀者中有對信仰陌生的人,怎樣帶著讀者從眼前熟悉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一點,轉折成為屬靈屬天的看見,是這類文章比較難寫的部分。因為這要帶著抽離基督徒,認同非信徒「陌生」的眼光來描述。然後對屬靈屬天的部分如果還能不只點到即止,又進深詮釋,卻不讓人讀來吃力或有反感,這是更大的挑戰。

這次我推薦的首選和優勝獎作品,就多少達到這樣的層次。重要的是,讀來會有欣賞到好作品的喜悅。為基督教有這樣的作者感到欣喜,下面是我推薦的評語。

 

等待的「無意義」》 

這篇文章扣緊時代脈搏,也切入生活片面,下班後去買一份外賣晚飯,卻需要排隊耐心地等候,從而帶出對生存處境和存在意義的哲思。作者思想深度厚實,語言也很簡練、細膩,思想辯證自然從容。雖然通篇是內心自省,卻也帶領讀者進入了他後面的信仰探討。

 

讓人感動的也是這個轉折,作者忽然可以透過神的眼光看到外賣女的一天,好像看到一個小姊妹,也看到了「基督」。從紅塵滾滾的人世瞬間轉向基督的眼光,以基督的心為心,一點不矯情,一點不生硬勉強,可以看到作者的自我忽然退位,開始以眼前人為重,原來等待的「無意義」,對方比自己更勝,但他卻透過外賣女見到了神。

 

這是我心中的第一名。

 

《世界是雙尖頭鞋》

這篇文章用高跟鞋的隱喻,帶出人性的扭曲,女性所受到的限制,以及人應該思想獨立等方面的探討,整篇文章是一場精采的論證。特色是作者的聲音清晰茁壯,語氣並不咄咄逼人,只是旁徵博引,款款而談自己得出的結論,信仰點到即止。

 

很符合狄金森所說的「說出真理,但要委婉曲折的說」。這「委婉曲折」,就是從一雙看起來沒有甚麼威脅性的高跟鞋談起。

 

《凝眸》

這篇作品本來投票我投第二高分,因為描寫自己已逝的婚姻,人性挖得很深,比談其他議題多了一些真誠感動人心的部分。

 

尤其對自己的婚姻有個不容易的客觀距離,使得感情很內斂節制,語調冷靜,對自己喪夫和被背叛雙重的傷痛,也有著外科手術般的冷靜剖析。最後的轉折,是對配偶出軌有一份恩慈接納。

 

然而比較寫得弱的部分,也在這信仰裏饒恕接納的轉折缺少鋪陳,好像模糊地跳躍過去,有一點讓人遺憾,也讓人難以信服。這是一個寫信仰文學比較致命的缺點,所以最後決定列為第三。

經過討論、交流,有評審更改選票,最後123名投票結果:

首獎    No 031  等待的「無意義」

優勝獎  No 079  世界是雙尖頭鞋

佳作獎  No 039  凝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