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第二屆 - 複審特別推薦和評語

聖經故事獎

莫非:

感謝主,複審第一輪評分,三位重疊入選的文章是12篇! 入選決審作品是選3位和2位重疊作品。所以已達到我們入選決審的名額。

很少如此重疊性高的,可見英雌所見略同! 感謝主!

在我們定案最後進入決審作品前,也請各位思考,是否有哪一篇您認為若落選會真正遺憾的作品?請推薦,並附帶您的推薦語,與其他兩位評審討論看是否同意入選。

顧美芬評語:

編號:26

篇名:刺王

推薦語:此篇把聖經小故事改寫得像章回小說,精彩流暢,人物描寫細膩,經文穿插得恰到好處。

莊光梓評語:

編號:25

篇名:耶和華紀念(Zechariah

作者把約阿施王的心如何狡詐,朝廷的政治角力,民間拜偶像的狀況,寫得很深刻。有中國宮廷劇味道,讓現代讀者容易體會,也說出了人受哪些影響、說法而不忠於神。

 

文章的另一條線,寫出撒迦利亞忠於神的託付,儘管被逼迫也不後悔,並帶出耶穌對於先知的血的紀念。把聖經只有少數地方提到撒迦利亞的事蹟串起來。讓人對舊約人物有更深的認識。

 

這篇是基督徒作者比較少會去寫的體裁,寫得不誇張。我要再推薦它

莫非:

經過3位評審同意,這兩篇作品一起進入決審,總共14篇作品。但3位評審經討論後,又對複審作品歸納總評,如下:

因為是聖經故事,符合史實和聖經紀錄很重要。複審評審提出一些作品出現的錯誤,但為鼓勵聖經故事文體的推動,即使有些小小錯誤,仍願給予這些作者肯定,因而推薦進入決審。

畢竟一些錯誤,連牧者都不知道。有些難度甚高,藏在希臘文希伯來文裡面。

因此複審對入選決審的作品有下面的提點:

顧美芬點評:

編號86《恩門朱紅》:喇合是否嫁給探子之一,是否會誤導讀者?神是自有永有,不是自由永有。

編號49《我怎能忘記你》:作者是否暗示歌篾悔改了,我有點不確定。

編號115《歸航》:思念父親,應該不是思戀父親。

但以上我都可以接受。

陳鳳翔點評:

編號26《刺王》的錯誤:

寫「以笏的少年就是在別人的白眼中度過來的,人們之所以不待見以笏只有一個原因:他是個「左撇子」,說好聽些就是「左手便利的」。不論是「左撇子」還是「左手便利的」,在以色列人眼裏都是被神咒詛的殘廢,和瘸子、癱子、瞎子沒太大區別。」

「左手便利的」希伯來原文是「右手有限制的」,這種戰士不少,人們並不歧視。見士20:16「在眾軍之中有揀選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機弦甩石打人,毫髮不差。」

《刺王》這段會誤導讀者。但如果《刺王》被選出來,我覺得也能接受。

 

編號13《兩個小錢的信心路》的錯誤:

窮寡婦的奉獻地點是在聖殿,而非會堂。

可12:35 耶穌在殿(聖殿)裡教訓人,就問他們說:「文士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呢?…
12:41 耶穌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有好些財主往裡投了若干的錢。
12:42 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裡投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

●「銀庫」:聖殿婦女院的牆上設有十三個收奉獻的容器。

作者應該是被12:39誤導「(文士)又喜愛會堂裡的高位」

 

編號31《女兒》的小缺失:

原文:

彌賽亞?我急忙轉身,看到正跟同伴說話的那女子,淡紫色的裙衫,瀑布般的長髮,就是剛剛路過的那位。她正好也看向我,顧不得自慚形穢,我急忙走近,快到她跟前又馬上往後退了幾步。
「沙龍!」她指尖纏著髮梢,微風吹過,濃濃的香膏味自她的發間傳開。

當時的女人不可以長髮披肩。這是妓女的象徵。良家婦女束髮。
哥林多前書11:2-16 有「蒙頭/束髮」的討論
在希臘人中,有不少妓女,哥林多城內尤其多,這些妓女不蒙頭在外四處行走。女奴則是剃光頭,當時對犯姦淫的女人之懲罰也是剃光頭。(Findlay的資料)

路7:37-38那城裡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裡坐席,就拿著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哭,眼淚溼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把香膏抹上。

小說中提到的那女人,打破玉瓶用頭髮擦耶穌的腳之後,應該得把頭髮束起來。

 

編號40《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小缺失:

原文:

留給有緣人看。沒錯,有緣人就是正在閱讀的你。

 

 有緣、無緣是中國文化和佛家、道教的一個抽象概念,是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人與物及人與其他存在之間無形的連結。基督信仰談的是上帝的手,而非緣分。

 

編號54《脊樑》小缺失: 

原文:

年輕人驚呆了,雖然老人是先知、祭司、曾經的士師,但是對國王這樣直言不諱地指責,年輕人一時反應不過來。看到老人的身影漸漸遠去,才趕緊追了上去。

 撒母耳不是祭司。撒母耳是「利未支派的人」。只有亞倫的子孫能當祭司,而亞倫是暗蘭的兒子,暗蘭是哥轄的長子。而撒母耳是哥轄的後裔,其祖先卻是哥轄的次子以斯哈(代上六3438)。撒母耳是屬於利未支派哥轄族的人,但因為不是亞倫的子孫,所以不能擔任祭司的聖職(出四十13-15)。


在《撒母耳記上》中,並未記載神立撒母耳為祭司,卻五次記載撒母耳從事獻祭的工作。

前王國時期很亂,不是祭司,也能獻祭。

撒母耳記上2:35我要為自己立一個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為他建立堅固的家;他必永遠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

這裡的忠心祭司,應該不是指撒母耳。因為撒母耳沒有堅固的家,他兩個兒子不好。

莊光梓點評:

有疑問,《刺王》和幾篇文章都有發生的。

就是寫聖經故事,可以用後面的經文(先知書)來說前面的故事嗎?

如文中說:「我們的神不是要我們「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嗎?」

上面的經文是彌迦書出來的,是否在士師時期就有這樣概念?

還有,不清楚當時以色列境內是否有如文章所提到的鐵匠?

撒上13:19說:「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因為非利士人說,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

是否士師時期有鐵匠,但到掃羅時期就沒有了?

短篇小說獎

莫非:

感謝主,短篇小說獎第二輪投票就已選出12篇作品進入決審。

在我們定案最後進入決審作品前,想請問各位是否有哪一篇您認為若落選,會真正遺憾的作品?請推薦,並附帶您的推薦語,與其他兩位評審討論看是否同意入選。

附上已入選決審的作品以供參考。

李約推薦:

特別對《瑪麗的曠野》這一篇要表達我個人的感受:

如果這一篇落選,我會感到非常遺憾。

這一篇寫信仰,敘述在一個不自由、受監控的環境裡進入信仰的故事;

主角在信仰上的不自由是雙重的:國家監控與穆斯林的傳統,

監控的人成為受監控者的一部分,卻又不獲接納,因此回到曠野,

把使徒行傳保羅的經歷不著痕跡融入故事裡。

從小說技巧上,這種寫法層疊交錯,繁美而又豐富。

經歷過心靈上的掙扎,苦難、火灼般的試煉

卻又在恩典之中品嘗到甜美的滋味……

「一個熟透的甜石榴在心間炸開,

奶奶說:心裡有石榴的甜就是愛情來了。」

這段如詩般的句子引領讀者進了信仰的核心

愛情原來存在於神與人,人與人之間,

作者以筆尖像芭蕾舞者在旋轉而後凌空跳躍的姿勢,

將兩者自然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最後的結局是進入曠野,卻同時帶領我們進入天堂。

這是一個絕美的故事。

莫非:有美麗的誤會喔,我是請大家推薦已經入選決審之外的作品,《瑪麗的曠野》已入選決審,就無需再推薦了。

是否有這12篇之外的遺珠之作想要推薦呢?

李約:

坦白說,我對於以下這兩篇未能入選都有遺憾之感:

編號090 雙面囚徒

編號091 注視

這兩篇應該都出於作者切身體驗,才會寫得這麼刻骨銘心

 《雙面囚徒》寫出現代人網路(色情)成癮的不可自拔,在情慾的網羅中沉溺,另一方面又對於靈魂聖潔的渴求,翻來覆去的掙扎,……這是現代人的困境,這也是人類自犯罪以來無法逃避的困境。

寫實的題材,但是處理得不好很容易流於空洞的吶喊,或者是浮泛的說教;作者以一個近於奇蹟式的日常家居小事件來見證上帝的作為,也藉此隱喻了自己在靈性上幾乎釀成的大災難,以此表達神的「保守與護理」,因為真實且貼近現代人的生活,讀起來令人驚駭而悸動,但隨之與作者感同身受,有如釋重負之感。

 

 《注視》也應該是作者真實的經歷,作者在經歷生產的喜悅過後,立刻面對一個沒有想到的災難,從天堂落入深淵,幾乎類似於約伯的痛苦了。然而轉念之間,主角決定向上帝發出讚美,這樣一個轉念使她從深淵泥淖中被抬舉起來,進入平靜安穩並且得到力量,能以面對未來。

 

 作者的筆調很平實,但整個故事讀起來起伏跌宕,在細節上的描繪絲絲入扣,敘述上很流暢,節奏感掌握得很好。這是一個美好的見證故事,讀起來彷彿打開窗戶見到陽光透來,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盼望。

以上。

 

莫非:

請其他兩位評審回應一下,是否有異議或同意?

也請其他兩位評審推薦作品並提供推薦語。

 

李文屏回應:

再讀之下,我為入選作品高興,雖然初選時有好幾篇我都感到非常難取捨,但群芳爭豔,不得不做出困難的決定。感謝有不同評委的意見,綜合之下的結果,一定更客觀。

 

回應一下 090 《雙面囚徒》,091 《注視》這兩篇,純屬個人拙見,未必對,未必周全,僅供參考:

我個人覺得這兩篇選材都來自真實生活,情感真切,話題也非常有意義,美中不足是在小說語言上。要承認,有些句子是精彩的,如描寫心情上,「心頭的喜鵲飛走了,啪啪振翅聲一下子帶走所有思緒,除了愕然。」-《注視》,不過有些部分感覺在讀「見證」,尤其是《雙面囚徒》——雖然是很好的見證,可因為是評選小說,標準不一樣,所以很感遺憾。相信作者堅持下去,定會在小說藝術上更加熟練。

 

黃瑞怡回應:

在這次評選過程當中,一方面欣喜有如此百花盛開般的多元作品,一方面覺得惶恐,擔心遺珠之憾,一方面也不能確定自己和其他兩位評審的眼光是否會有巨大差異。

禱告中幾輪走下來,漸漸篤定,對進入決選的12篇也很平安--風貌各異,但整體來說都達到了一定高度。

對於《雙面囚徒》這篇,我的淺見也是整體表達上這篇更靠近見證。確實是肺腑之言,生命深處的掙扎與經歷,題材也切合這個世代眾多弟兄的捆綁。但是以短篇小說來說,tell比例較重Show則不足,話似乎直接說盡了。華語信仰文學十分需要精彩見證;但作者如果確實想以小說這個文體來表現,建議再深入進修小說寫作。

《注視》的語言細緻,譬喻意象豐富,母親的心情轉折,靈裡追求也挖掘夠深,但還是有見證風格。

 

莫非:

 謝謝李約推薦《雙面囚徒》和《注視》兩篇,可以看到愛護之心。

也感謝其他兩位回應,認為這兩篇都脫離不了見證風格。

因為創世紀文學獎意在幫助基督徒作者創作,對文體的定義可能會有參考和帶領的作用。進入決審也很可能會被刷下,是否就考慮不列入決審作品?

已和黃瑞怡與李文屏評審確認,沒有推薦作品。

 

李約回應:

我對這兩篇實有遺珠之憾, 但同意這兩篇脫離不了見證的風格,畢竟離小說創作仍有一些差距。

並不堅持一定要推薦。

散文獎

莫非:

感謝主,第三輪投票選出編號149《溪畔人生》入決審。

現在我們已有12篇作品進入決審,請看附件。

最後,想請問各位是否有「遺珠之憾」想要推薦進入決審的作品?

請推薦並附上推薦語,然後由其他兩位評審回應討論,再看是否要選入決審。

馬睿欣推薦:

我很想為《戀戀絮語》爭取一下。 

這是一篇很內心的文章,在罪的混亂糾纏中,神的愛像光,絲線般的光無孔不入。 

在比賽中,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寫作不討好,但是在所有參賽文裡,她很獨特。 

希望至少給她一個進入決賽的獎勵。 

吳信惠回應:

我沒有異議,我同意馬老師的推薦。

 

此次參加徵文中有許多不錯的作品,有好幾位作者非常誠心、勇敢地剖析內心,深度地坦道自己內心的挣扎與私密的軟弱,《戀戀絮語》是其中可讀性較高的一篇。

 

坦白説我當初沒先選此文入圍的原因,正如馬老師所提,它不討好。讀此文時,是以徵文的眼光來讀,所以會以大衆解讀力、同理心及文章的structure 來評分。

 

作者在文中充分表達他內心的挣扎與拉扯,從文字中我感覺到作者想要表達的語言圖像。但這是一個講求故事性的閲讀時代,此文故事性的敘述略顯不足。若是以「敍語」承現會比「絮語」更好。

 

不過我同意馬老師,這是一篇較獨特的文章,值得鼓勵。

陳韻琳回應:

無異議,同意睿欣意願。

莫非:

最後入選決審的散文是13篇文章。請為此代禱,求聖靈和決審評審同工,選出最能彰顯神的榮耀與文學美的作品得名次。

 

也謝謝各位的辛苦,相信對推動基督教文學有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