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第二屆-得獎名單

第二屆「創世紀文學獎」 聖經故事獎

潘曉玫

參賽篇名|《雅億》

獲獎金3,000美元

MBA,會計師,內部稽核師,電腦稽核師。幼時夢想成爲作家,曾經跟著工作遊世界,現居加州,於能源產業任職,規劃傳統及再生能源配置,負責法令法規遵循。白天在專業上用盡邏輯思維,夜晚在文字裏享受跳脫框架的創意。

喜歡聖經故事這個創作題材,因爲不管成品好不好,聖經肯定是讀熟了,查經功夫也肯定是做到家了!

 

《 雅億 》的故事很吸引我,我一直想知道:她家裏難道連把菜刀都沒有,非得用橛子把人釘死?我也想知道:她釘死了西西拉,然後呢?離鄉背井的,會想家嗎?

 

書寫的時候,心裏想著的讀者慣於網絡閲讀,喜愛動漫電玩,享受以視覺聽覺爲主的娛樂,於是選擇以此種風格呈現,很期待得到專業作家、文人前輩指點。

 

感謝創文不僅提供創作異象,更提供寫作訓練、發表平臺,和文人社群的安全空間,讓大家一起學習、成長。

葉淑燕

參賽篇名|《地海之心》

獲獎金1,500美元

我出生在一個無神論的國度,成長於普通的工人家庭,從小被教導的都是無神論和進化論。後來有一天我在《奧秘》雜志上看到了“諾亞方舟被發現”的文章,使我對永生神產生了濃厚的渴慕和興趣。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見了一位剛從監獄里被釋放的基督徒,他熱心地向我傳福音。這位領路人如保羅般辯才無礙,有力地用創造論駁斥了進化論,使我相信耶和華是創造萬有的神。

 

只是那時我還不信耶穌,畢竟童女生子之類的諸多神跡太過匪夷所思。

 

幾年後的一天我被撒旦攻擊,走投無路之際,我開始認罪悔呼求耶穌。幾乎立時,神使仇敵如水沖去。自此,我徹底重生得救,後又蒙召成為牧者,牧養神的羊群,直至如今。

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的生命,每天我們在說什麼,我們就是在種什麼。屬地的聲音是善惡樹的種子,種下就長出荊棘蒺藜;屬天的聲音則是永生之道,是生命樹的果子,種下就長出永生、聖潔、尊貴。

 

現今世上的聲音太多太吵,真理的聲音喑啞黯淡,缺乏該有的嘹亮與生動。然而“諸天訴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神創造我們成為祂的歌者,我們必要追隨聖靈起飛的方向和著使命的脈搏與律動歌唱。

 

願我們化身為屬天的號角,為真理吶喊;成為銳利的投槍,驅趕虛假和謊言;成為辛勤的農夫,耕耘心靈的土地;成為羊群的牧人,帶來生命醫治和更新。

 

願此次征文活動匯集天上的雨水,願此時的事工蒙主大大的祝福、恩膏和同在。

禧年

參賽篇名|《女兒》

獲獎金750美元

新手媽媽,寫作初學者。2011年讀大學期間信主,畢業後被主呼召,進入未及之民族群的事奉,從禾場回來後進入家庭,結婚生子,喜愛寫作多年,但沒想到真正拿起筆來書寫,竟是在成為媽媽之後。2021年剛生下寶寶還在坐月子時認識了創文,開始學習寫作。白天是家庭主婦,奔走在全家的鍋碗瓢盆與孩子的屎尿屁之間,到了夜晚,給做不完的家務按下暫停鍵,開一盞夜燈,倒一杯開水,給自己的身、心、靈做一場閱讀與書寫的SPA。學習寫作於我就像是夏日的一杯冰檸檬,每一口都帶著小小的爆炸,期望自己在生活中盡忠,在寫作上盡誠。

《女兒》是我寫的第一篇聖經故事,非常感恩評委老師們對她的認可。血漏婦人的故事觸動我是在2016年的一個夜晚,那段時間身心憔悴,生命中的枯萎幾乎要吞噬我,便爬起來翻看聖經,讀了許多經文都不能受安慰,直到讀到血漏婦人的故事。我仿佛出現在那天的場景中,看到她卑微怯懦的身影,隱藏在耶穌身後的人群中,而我,更軟弱的我,遠遠躲在人群後的一棵枯樹下,也等候著耶穌的轉身。當我聽到耶穌喚那婦人為“女兒”時,我的心被打開了,這也是耶穌對我的呼喚啊。感恩藉著創世紀文學獎的征文比賽,讓我把幾年前的這份感動用聖經故事的形式寫下來,也希望這篇《女兒》可以安慰那些被壓傷的心靈。

钱江

參賽篇名|《庇耳拉海萊》

獲獎金750美元

出生杭州,年幼隨父習畫,喜愛寫作,大學美術專業,畢業後移居美國,從事設計工作。2004年跟隨丈夫回中國居住,專心養育孩子,成為全職母親。從女兒,妻子到母親,在家庭關系中被挑戰和塑造,成長伴隨著沖突,痛苦帶來更新。2013年,錢江和丈夫成為FamilyLife中國區講員,幫助建造和諧有愛的婚姻和親子關系。錢江還在社區開辦讀書小組,帶領女性更好地認識和完善自我。

感謝創文,因為要參加創世紀文學獎,2021年得以完成構思已久的小說。

 

有個螃蟹的故事,想了五年,遲遲未落筆,第二屆創世紀文學獎來臨,有了動力,花了一個月時間認真寫完,待上傳文稿,才發現作品不符合條件,本屆文學獎不接受童話或寓言故事,而《綠豆》是寓言故事。

 

離文學獎截稿期還有兩周,我寫作慢,再寫一篇恐怕來不及,很沮喪,創世紀文學獎是難得的基督徒文學活動,我有責任參與。認真思考,決定還是要寫,作品不完美沒有關系,重在支持創文的事工。

 

《庇耳拉海萊》十天完成,是學習寫小說以來速度最快的作品。對於夏甲,一年前查考《創世記》就有感動,但是和螃蟹的故事一樣,心動卻遲遲沒有行動。借參賽的機會能把兩個故事完成,我已經很滿足。沒想到,《綠豆》在“莫非可以這樣愛”發表,《庇耳拉海萊》得獎!

 

再次感謝創文,也期待第三屆文學獎,又有一個醞釀了已久的故事,需要動力催生。

張佳南

參賽篇名|《恩門朱紅》

獲獎金750美元

籍貫河北定州市。畢業之後一直從事特殊兒童教育,輾轉幾個城市之後,目前在老家河北保定從事特殊兒童教育工作。

 

寫或者不寫,都在於祂。雖然筆桿子纖細破敗,所學寡陋,所知甚少,但是也願把這支不成熟的筆,獻給上帝,打磨使用。一字一句,述說恩典。

得知獲獎消息,意外之余就是滿滿感恩。原本對這個故事並沒有太大希望,只是想重在參與。感謝評委老師的肯定與辛勞的評審工作。

 

之所以選擇喇合這個人物,是因為她原本是過往不堪、生命軟弱的外邦人,卻單純靠著信心與恩典翻轉了生命,並救了自己及本家一切。

 

一切榮耀、感恩、權柄歸給神。

劉曼肅

參賽篇名|《我怎能忘記你》

獲獎金750美元

大學時期參加過青宣大會,校園團契的饒孝楫叔叔問我,清楚自己的呼召沒?我嚅嚅聶聶說不出口。我不知道文字工作算不算一個呼召?還是只是興趣?


畢業後,我順著自己喜好去做了編輯、採訪,寫了很多採訪稿、編了一些雜誌和書。這些在我成為兩個孩子的媽之後嘎然而止,好幾年連書都不曾好好讀過一本。生活磨耗得我心靈荒疏,我又開始書寫,但我寫得好苦,上帝幾乎是命令的語氣要我停止寫作。


我聽話,停筆一段日子,腦袋可停不下來。當我再度提筆,是腦袋快爆炸了,一種不得不寫的衝動,那些心靈寤寐地帶的脈動,落在了紙上。沒想到這觸及內裡的方式,某種程度做對了,我開始了小說創作。


從此我願意很辛苦、很孤單的爬格子,不為別的,只為了好好地跟自己相處,也為了幾個能讀懂的讀者。
現在我知道,文字工作要用一輩子的曲折來回應那個呼召。

記憶很深刻,有一年台灣不分任何宗教的「宗教文學獎」評審不無遺憾地對台灣的宗教文學寫作未能觸及足夠的深度和寫作範疇感到失望。我當時心裡反而得到激勵:原來,宗教文學還是值得期待、值得耕耘的!


創文的文學獎消息出現在我眼前的一刻,我感到心頭一熱,原來遠方有人跟我的想法類似,認為聖經故事是可以拿來改寫的!


我那些不敢寫的感動被允許了!讀聖經時澎湃的的悸動、那些與聖經人物的對話、反覆推敲之後出現的恍然大悟、那些活靈活現的戲劇張力、讓人感嘆低迴的事件曲折、情節背後的巨大意念等等,都值得書寫。


不過,寫聖經故事真的很難,感動是一回事,下筆是另一回事,聖經太浩瀚了,無論怎麼寫,聖經就是一個巨人,在祂面前,我是一個大言不慚的螻蟻、井底之蛙、摸象的盲人。


得獎十分赧然,需要更多努力。

第二屆「創世紀文學獎」 短篇小說獎

李悠然

參賽篇名|《老嫗與宣教士》

獲獎金3,000美元

第二代基督徒,全職傳道人。


是個故事癡。


小時候的睡前故事是葉君健先生譯的《安徒生童話》,聽的時候總是祈禱:“上帝,求求你了,讓媽媽一直讀下去吧。”


識字多了就開始自己讀,初中時因將《射雕英雄傳》夾在課本里被媽媽胖揍。


高中迷上了漫畫,成了全市租書店的熟客。


同一時期,互聯網飛速發展,我向多媒體的世界睜大了眼睛。
本科讀的是漢語言文學(編輯出版方向),之後在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取得基督教事工學碩士。
期間,上帝格外保守,沒讓我被互聯網怪獸吞掉。


如今在杭州牧養一間小小教會。
除了教會的工作,天暖時會寫些不發表的小說。


這一程,或許除了上帝和故事,再無它事了。

《老嫗與宣教士》的事件固然是小心考證了史料的,但兩位主人公的性格原型卻是我和我的奶奶。

 

里面自我感覺良好且慫的宣教士是我(絕不是董增德神父),而那位何止能頂半邊天的強勢老嫗則是我的奶奶。

 

這篇小文是我的自省,也我是對奶奶的告白,我多希望我的奶奶能如那位溫州阿婆一樣蒙召被選啊!

 

但不論如何,上帝愛我的親人,比我自己更深。

 

感謝上帝,全是始於祂也為了祂,永遠光芒四射,純全美麗的我的主。

 

我用詩人的詩句對我的心說:
看著祂吧,我的眼睛,
人間沒有什麽可以同祂媲美。

 

看著祂吧,諸友!看啊!人間可沒有什麽可以同祂媲美!

陳麗芳

參賽篇名|《溺》

獲獎金1,500美元

平凡如我,是一個好男人的妻子,三個可愛孩子的母親,喜愛寫作,最大資產是信仰和家庭。現服事於台灣學園傳道會。童話作品曾獲桃園鍾肇政文學獎、台中文學獎。

這篇故事和我一樣,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不過它仍是我去年最喜歡的一篇作品。烏龍的是,我之前誤刪了檔案,雖然花一番心力,仍然沒有尋回。原以為它就這樣隨著淡去的記憶消失,頗感遺憾之時,竟收到得獎通知。感謝評審老師和主辦單位,使它能重見天日。跟隨神的道路也是如此,常有意外,也伴隨驚喜,都是祂在掌權。

流蓀

參賽篇名|《舅舅的故事》

獲獎金750美元

台灣人。

是女兒、姊妹,也是朋友。
不是早慧之人,在書寫上,起步得很晚。讀研究所期間,每 quarter 用英文讀千頁書、寫萬字的報告,等再次回到華文世界,竟像遇上軟土忍不住要深掘,發現自己對文字從此耐得住性子。

為自己取筆名時,心中想的是以西結書四十七章那條河,「所發出來的水必流入鹽海,使水變甜(原文是得醫治)。這河水所到之處,百物都必生活。」河岸上生長各類樹木,樹上的葉子乃為治病。

流是河流,蓀是香草。
願自己能成為那條河裡的一顆水珠、樹上的一片葉子。

希望有天能寫出自己真心喜歡的字。
希望自己的字有天能配得上生命中美麗的人們,與託付於我的故事。

最重要的,願上帝喜悅我的字,我的生命。

一位作家曾說,她寫小說,因為在小說中,她可以重建世界的秩序。那時還不曾嘗試寫小說的我,不太能明白她的話是什麼意思。

直到我開始寫這篇。
記得自己將初版寄給大姊時,她給了這樣的回饋,「有點難跟上敘事者的情緒。她的情感好像很平淡。」
我當時想,真的嗎?可是寫的時候,每一個角色哭,我都跟著哭。
因為寫,我彷彿也去了真實世界裡自己到不了的地方。

雖然念過一點神學,但面對生命中那些尖銳的、沉痛的,我還是沒有解答。
我只能將這些臉孔呈現在人面前。

寫的時候,常常為這篇小說禱告。
我禱告它是有一雙臂膀的故事,能擁抱故事裡的人。
可是文字這麼有限,故事這麼短。
那些文字做不到的,願上帝來做。

薩拉丹丹

參賽篇名|《出手》

獲獎金750美元

前職業短道速滑運動員。現就職於哈爾濱文聯,創作研究部。《文藝界》編輯。出版長篇小說《短道》(中國青年出版社),攝影詩集《大地家園》及各種文藝評論。散文《冠軍的傷疤》獲北美飛揚雜志征文首獎。2014年結識創文,研修創文各門課程,與一群有共同目標的文人相伴寫作。

感謝各位評委把寶貴的一票投給《出手》,我相信這也是投給小說背後滾滾紅塵中與神聖相遇的人們的。

 

收到入圍郵件時,我看了三十遍,想知道文學獎對我意味什麽,對在網紅熱點迅速消亡的視頻時代;全球名家名作垂手可得的時代,默默無聞埋頭寫作的人們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曾經模糊不清的身份得以確定,意味著有一塊田地是特別需要你來耕耘,也終將會在這塊田里得到獎賞。

獲得創世紀文學獎,對我意義重大,這份榮譽和鼓勵將是我今後的動力。小小的一份祭物得到上帝的悅納,被悅納的感覺如此之美,像預嘗了天國的獎賞,勝過我一切夢想。

 

八歲起我就預想站在世界冠軍領獎台上的發言,那時我並不真正理解感謝,今天我懂得了,謝謝創文,謝謝一路幫助我的老師們,謝謝我的家人和對我充滿期待的朋友們。

艾苓子

參賽篇名|《那線、那網、那些情》

獲獎金750美元

出生、成長於台北,現居澳洲雪梨。
創欣神學院碩士畢業、聖山台福教會聚會。
曾任台北靜修女中教師,輔仁大學兼任講師,台灣及澳洲Acatel 軟體工程師。現任澳洲移民局、福利部口譯員,紐省美術館導覽,創文工作坊及果子讀書會同工。
喜愛藝術、攝影、旅遊、閱讀、寫作。
盼與朋友們分享對藝術及大地的悸動, 一同讚歎上帝創造的美。

兩年來,一直苦思為什麼上帝給我這麼一位「中熟齡族」 文字事奉的呼召?


現在醒悟到,這是「凡事都有定期」,是上帝的安排與美意。


人生的上半場,我有著跌宕起伏、豐富曲折的生命風景線,上帝讓我將自己的與其他「擦身而過」人的故事都藏在記憶盒中。


人生下半場,上帝先在神學、藝術上裝備我; 之後再引領我進入創文的文字花園,讓我領悟文字事奉的精神、給我練筆的機會。


這篇「那線、那網、那些情」是文字與記憶盒的相遇與碰撞,承載著上帝豐盛的恩典。


感謝主,感謝評審老師的肯定。


感謝莫非老師、杜老師帶領的創文團隊,網路課程、散文坊及果子讀書會的老師、同工、夥伴們。因為你們的激勵、包容、指導,老蝸牛才能站在這裡!榮耀歸與主!感恩!

吳蘊翀

參賽篇名|《天國的新衣》

獲獎金750美元

曾從事媒體編輯工作,現於某世界500強企業任職公關傳播。2009年決志、洗禮,2012年開始參與教會文字侍奉,現於教會負責宣傳、史料匯編等事工。近年逐漸有挖掘、記錄教會歷史、人物故事的負擔。

 

於2019年開始接觸創文,系統學習基督徒文字人課程,並嘗試參賽。這是文字侍奉從恩賜覺醒到異象覺醒的開始。
與丈夫居於“羊城”廣州。

小說於我,是一座夢里的花園,心向往之,卻又似近還遠,像有門票在手,卻又不得其門而進。
決定參賽,是天父給我勇氣和底氣。初衷很簡單,是為了致敬生命中那些令人尊敬的人,他們有的已安息主懷,有的仍在人生晚霞期榮耀主名。這些群像濃縮成小說里的人物和故事。

 

小說中大部分人物、物件、場景、符號,都是在我生命中真實出現過,我見過或聽過的,於是嘗試作了一些文學上的串聯和處理,出現在小說里。如此種種,是天父留下的生命印記。

 

上帝是這篇小說真正的作者,只是祂願意使用卑微的我。這個獎項屬於那些雲彩般的見證人,也屬於在整個創作過程中給予我幫助、建議、鼓勵、同行的人,更屬於那位真正的作者。榮耀歸給天父!

第二屆「創世紀文學獎」 散文獎

舞子蜀

參賽篇名|《等待的「無意義」》

獲獎金2,000美元

生於湖南,長於廣東,現居香港。從小熱愛文學與語言,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碩士畢業,現全職從事出版,兼職自由翻譯。19歲認識耶穌,信主受洗,天路歷程上跌跌撞撞成長,邊感悟邊下筆,希望用自己的經曆書寫真實的信仰,以文字撒種,在真理中扎根結果。

從寫下這篇散文到得知獲獎,我依然處在一個漫長的等待季節。收到決審入圍通知之時,是一個加班後拖著疲憊身軀的夜晚,曾寫下的這些文字彷彿已經沉入記憶箱底,我的心又如此容易陷入沮喪的「無意義」中。但那日早晨讀經,看到了以賽亞書,神說:「我卻不忘記你。」(賽49:15)這句話我在心裡默念了好多次,不斷提醒自己,在看似埋在孤獨的等待中,神沒有忘記我。得知獲獎時,我明白是祂在回應我,並讓我知道,我所經歷的等待,在慢慢的結出果實。如果這篇文章能夠打動到人,我想,是因為它是我在這兩年親身經歷的功課——如何在等待的無意義中更深放下自己,「死去」,轉向神,遇見祂,在祂裡面真正活過來。疫境之下,也許這是我們都要學習的功課,感謝創文讓我有這樣的機會與眾人分享。

薩拉丹丹

參賽篇名|《世界是雙尖頭鞋》

獲獎金1,000美元

前職業短道速滑運動員。現就職於哈爾濱文聯,創作研究部。《文藝界》編輯。出版長篇小說《短道》(中國青年出版社),攝影詩集《大地家園》及各種文藝評論。散文《冠軍的傷疤》獲北美飛揚雜志征文首獎。2014年結識創文,研修創文各門課程,與一群有共同目標的文人相伴寫作。

感謝評委認可《世界是雙尖頭鞋》。

 

2014年的秋天,在我迷茫於“為什麽寫”的時候創文出現了。我要感謝莫非老師和馬睿欣老師一路的引領鼓勵和陪伴。八年後的一個深夜,我在不停地翻看短篇小說獎入圍郵件時,又收到了散文獎入圍通知,我趕緊打開燈,反覆確認自己沒看錯。實在是太驚喜。我寫得不多,卻得到這麽多。

 

上個月我又跟自己消極的態度較量,一百種理由寫作,一百種理由放棄寫作,創世紀文學獎就是第一百零一條寫下去的理由。

 

獲得創世紀文學獎,對我意義重大,這份榮譽不僅是鼓勵也是一種確信,也將是我今後的動力,小小的一份祭物得到上帝的悅納,被悅納的感覺如此之美,像預嘗了天國的獎賞,勝過我一切的夢想。

 

謝謝創文舉辦意義深遠的文學獎,謝謝老師們,謝謝我的家人和對我充滿期待的朋友們。

 

我會繼續努力。

李艷梅

參賽篇名|《凝眸》

獲獎金500美元

祖籍河南開封,出生成長於台灣的純樸山城苗栗,目前則定居台灣嘉義。
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英文輔系,目前在大學任教,講授文學、正念與中外經典等課程,並擔任高中職生命教育的演講講座。課餘則在教會聖經靈修班服事。平日裡,喜歡有氧舞蹈與瑜珈,也喜歡到海邊避靜親近神。家裡還有一個帥氣的兒子,常常一起討論聖經與信仰的話題。
單身時,曾遠赴歐洲自助旅行,也走過絲路與戈壁,而後便逐漸沉寂…..內在那多方嘗試意欲探險驛動的心,近年來逐漸甦醒,並相信,在上帝手中,一切都有可能。…
信主已三十餘年,常常覺得走在上帝的劇本裡,每一步都是驚喜!

寫作於我而言,就如同一神聖的宮殿,只能欣羨、遠處朝拜,讚嘆它的華美與豐富。對於這座文字的宮殿,我有興趣觀望研究,卻不想隨意走進。直到文字如精靈一般向我召喚,直到生命的經歷帶著豐沛滿溢的感受淤塞心中,直到想藉由文字探索與療癒自我時,執起筆與文字相遇,輕啟這宮殿之門,方才成為必然而又自然的命定….


散文是直面自己的文類,猶豫徬徨幾次提筆,終究是要下一番決心,對過往種種誠實剖露。再次地回到現場,也想審度自己是否已有不同的心境與觀看。人生如行旅,終會走過不同的風景;人生也如大海,總有些波瀾、有些猛浪,也才見復歸平靜之後的深邃與美好。


感謝上帝允許了我,有勇氣向這文字的大湖注入些什麼,也允許了我向自己靈魂深處有更多的探問。謝謝創文提供這樣的平台,也謝謝評審的肯定。


跟隨神的呼召與帶領,盡是恩典﹗

余美萱

參賽篇名|《女兒回家》

獲獎金500美元

台灣雲林人,爺爺在私塾教漢學,父親國學涵養亦富,自幼濡染之下,醉心於中文之美。喜愛一切詩詞、對聯、字謎遊戲,以及相聲。畢業後進醫院當藥師,從而認識了主耶穌,看世界的角度開始轉變,過日子的方式開始不同。現與夫婿、一雙兒女恬居北台灣淡水,一個以夕陽美景聞名的小鎮。覺得能以華語文學作為媒介,將生命的動人之處和上帝的愛傳揚出去,是自己目前所能做的,最美好的服事。

「生女必備女兒酒,嫁女必飲女兒紅」,古時人家,生女之日,釀酒數罈,埋於桂花樹下。待女長成,大喜之日,掘而宴飲之。其味甘美,沁人心脾。按習俗,頭三杯呈給女子公公、親生父親,和夫君,以謝親恩,以宜室家。

幼時不察,對家庭的一切供應只道是尋常,不惑之年回首才發現,父親早為我釀下一罈女兒紅,40年來愈醇愈香。而今幸獲獎項肯定,酒罈似乎算是開封了。僅以這一殊榮獻予父親,盼這酒香給父親捎來欣慰與悅然,原諒女兒姍姍來遲的道謝與道歉;亦盼此文能帶給有類似心路歷程的女兒們,一些些陪伴和同感。

感謝評審老師們的肯定,對我的寫作之路是極大的鼓舞。感謝創文,在「文以載道」的信念上一路開拓堅持,願有更多的人,舉起獻祭的筆,將上帝的真道發揚傳播出去。將一切榮耀歸給愛我們的阿爸天父。

孫基立

參賽篇名|《傳道人的暮年》

獲獎金500美元

我的名字出自聖經列王記,基立是一條小溪的名字,先知以利亞在溪邊祈禱,周圍的地區有嚴重的旱災,每天烏鴉會叼肉給他充饑。周圍的河流在幹旱中漸漸幹涸了,只有基立溪的水還在流淌…外婆給我起名叫“基立”, 用以紀念以利亞在溪邊的祈禱和等待, 也象征中國教會在各種考驗中守望上帝的拯救和恩典。 後來我選擇學習法國文學,然後在法國留學, 修讀語言學和神學,博士學業結束後, 在美國的西北大學教書, 我的學習和工作讓我看到了世界教會的狀況, 我覺得全世界的教會都以不同的形式經歷考驗, 今日西方教會正在經歷名利權力誘惑,商業世俗化,教會結構性失衡導致的個人崇拜等,但是基督徒依然可以像以利亞一樣, 以祈禱和盼望, 在基立溪邊等候上帝的恩典。那條流淌在耶穌故鄉的清涼小溪繼續給我們帶來安慰, 信心和盼望。

我得獎的文章是關於我外婆的。她是一個普通的, 為主服務了一輩子的女傳道人, 她經歷了中國大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教會經受的戰亂和動蕩。不論在牢獄中,還是在教會內部的紛爭中, 她的信仰都同樣堅定, 淳樸, 忠貞。這對於童年的我就是最生動的信仰啟蒙。來到西方國家以來, 我發現今日西方教會雖然擁有自由, 可是日益物質化的社會現實也影響了教會,正在逐漸失去老一代基督徒的品格。我也有過非常迷茫孤獨的時刻, 但是外婆那樣的老一代基督徒的人生道路一直是我信仰旅程上的燈光:他們讓我相信, 耶穌理解我們, 他也一定會陪伴安慰指引我們, 就如同他曾經以恩典陪伴我們的先輩。我相信已經在天國的外婆現在正在分享這個特殊時刻。我在這個時刻懷念所有為主受苦和殉道的先輩, 願他們的靈魂安息, 願他們的精神永存。願上帝的愛和恩典繼續陪伴我們前行。

耶底底亞

參賽篇名|《戀戀絮語》

獲獎金500美元

我是一台名為耶底底亞、神的打字機。從很小的時候神就裝備我進行文字訓練,帶領我在海南大學中文系學習,幫助我委身在海聲教會,直到27歲進入神的命定,開始成為文字服侍者。所有的感動、異象、看見、能力都從神而來,感恩神使用我將祂要我寫下的文字“打”出來。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城池,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感恩神使用我這個卑微的器皿,榮耀讚美全歸給寶座上的神。